长沙交通事故律师网

咨询电话:0731-85135050      0731-85135001
首页 >> 法律知识 >> 现场调查 >> 正文

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六法

   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是早期处理伤员最有意义的行为和措施之一,是维持和恢复危重伤员生命机能的关键环节,也是驾驶人获取驾驶证前的必考课之一。现场急救的内容有止血、包扎、固定、搬运、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六种。

  止血

  现场急救比较常用的是加压包扎止血法,其止血方法可靠易行。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纱布、棉垫、绷带、布类等做成的垫子放在伤口的敷料上或直接放在伤口上再用绷带、三角巾等加压包扎。如果四肢较大血管破裂,采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时也可使用止血带止血,即用带子的力量将出血血管的上端勒闭住以阻断血流,但结扎松紧要适度,以不出血为原则,结扎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。

  包扎

  伤口包扎在现场急救中应范围很广,它有加压止血、保护伤口、固定骨折等作用。其材料最常使用的是绷带和三角巾。如果现场缺乏上述材料,可就便使用衣服、毛巾、棉织品等,使用前如能进行消毒处理更好。

  固定

  对骨折、肢体严重挤压伤和软组织大面积损伤者必须进行临时固定。对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,首先应止血、包扎,尔后固定。固定时夹板与软组织间应加垫,以免肢体受压损伤。固定时松紧要适度,牢固可靠。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、竹片、树枝等,也可利用躯干或健肢进行临时固定。

  搬运

  对伤员做简单处理后,应迅速拨打电话呼叫救护车或用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。搬运伤员时,动作要轻柔,避免震动。对一些伤情较重的伤员更要注意谨慎搬运,以防止进一步损伤。如搬运脊柱、脊髓伤伤员时应使平板担架,搬运时注意平抬平放避免扭伤。

  人工呼吸

  部分伤员受伤后会出现呼吁困难或呼吸停止,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很快死亡。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力量来帮助伤员呼吸,最后使其恢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。在不影响急救的前提下,应把伤员放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做人工呼吸。首先检查伤口、鼻腔中有无泥沙、痰液,如有应予以清除。松开伤员衣领、内衣、裤带、乳罩以免妨碍胸廓运动,常用的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呼吸,抢救人员将手置于伤员额部,加压使头后仰,另一只手抬举颈部或下颏,使口腔直轴与气道成一直线,以利通气,用置于伤员前额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伤员的鼻子,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随即吹入伤员口中直至胸部抬起为止,如果同时进行心脏胸部按压两人操作则每按压五次吹一口气,若现场仅有一人时则可每胸外按压15次,连续快速吹气两次。

  心脏胸外按压

  将伤员仰躺于地面或木板上,人工地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或胸骨下陷3.5—4.5cm。操作者左掌根贴于按压区,右手掌贴于左手掌背上,肘关节伸直,利用操作者自己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,以60—80次/分钟频率按压,每次下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,直至心脏恢复有效搏动为止。

第1页/共1页    
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末页


上一篇: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注意事项

下一篇: 车祸现场急救五项技术

相关阅读